燕云悲兮易水愁,壮士行兮专报仇
出处:《补易水歌》
宋 · 郭祥正
燕云悲兮易水愁,壮士行兮专报仇。
车辚辚兮马萧萧,客送发兮酌兰椒。
击筑兮喑咽,歌变徵兮思以绝。
易水愁兮燕云悲,四座伤兮皆素衣。
歌复羽兮慷慨,发上指兮泪交挥。
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车辚辚兮马萧萧,客送发兮酌兰椒。
击筑兮喑咽,歌变徵兮思以绝。
易水愁兮燕云悲,四座伤兮皆素衣。
歌复羽兮慷慨,发上指兮泪交挥。
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鉴赏
这首诗《补易水歌》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描绘易水边壮士行侠仗义、慷慨赴死的情景,展现了古代英雄的豪情与悲壮。
诗中开篇“燕云悲兮易水愁”,以悲凉的氛围渲染出壮士即将离别的哀愁。接着“壮士行兮专报仇”一句,点明了壮士此行的目的——为报私仇或公仇而英勇赴难。随后,“车辚辚兮马萧萧,客送发兮酌兰椒”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车辆隆隆,战马嘶鸣,友人举杯相送,饮下含有芳香的兰椒酒,预示着离别之痛。
“击筑兮喑咽,歌变徵兮思以绝”两句,通过筑琴的哀音和歌声的变调,表达了壮士内心的悲痛与决绝。接下来,“易水愁兮燕云悲,四座伤兮皆素衣”描绘了整个场景的凄凉,四周的人们因悲伤而穿着素色衣物。最后,“歌复羽兮慷慨,发上指兮泪交挥”进一步强调了壮士的豪迈与悲壮,即使泪水纵横,也难以掩饰其慷慨激昂之情。
结尾部分“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易水的寒冷和壮士的决绝,再次强调了壮士赴死的决心和悲壮的英雄气概。整首诗通过对壮士离别、赴难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英雄的豪情与悲壮,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