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亦崎岖,末路苦荆棘
君看花间冢,背郭高历历。
向来夸夺志,汗漫何穷极。
一朝随露电,变灭无馀迹。
所以靖节翁,壶觞乐晨夕。
宁为郁涧松,不作移根柏。
岂惟一穷通,固自忘夷蹠。
吾生亦崎岖,末路苦荆棘。
投闲得萧散,身病头更白。
岂无素心人,相与弄泉石。
及晨为兹游,聊用适吾适。
溪山景无尽,秀色光照席。
安能仰屋叹,抱恨长戚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春日与汪彦章藻赵叔问相约游樟林阁》。全诗以春日游赏为背景,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人生归有尽,大齐不踰百”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指出人生归宿终将有限,百年之后,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接着,“君看花间冢,背郭高历历”描绘了一幅花丛中墓碑林立的画面,寓意着生命的消逝与世事的变迁。
“向来夸夺志,汗漫何穷极”则反映了过去人们追求名利、争权夺势的心态,但最终这一切都如烟云般消散,毫无痕迹可寻。“一朝随露电,变灭无馀迹”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事物的瞬息万变。
“所以靖节翁,壶觞乐晨夕”提到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字靖节),他选择远离尘嚣,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饮酒赋诗,享受日常的宁静与快乐。诗人以此表达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
“宁为郁涧松,不作移根柏”通过对比郁涧中的松树和被移植的柏树,强调了坚守本性、不随波逐流的重要性。诗人希望像松树一样,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
“岂惟一穷通,固自忘夷蹠”指出人生的起伏变化不应成为困扰,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超越这些外在的得失,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后半部分“吾生亦崎岖,末路苦荆棘”表达了诗人自己经历的坎坷与困难,但“投闲得萧散,身病头更白”也暗示了在闲适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尽管身体已老,但精神依然保持年轻。
“岂无素心人,相与弄泉石”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自然之美,一同游玩山水之间的愿望。“及晨为兹游,聊用适吾适”则是对即将进行的春日游赏活动的期待,以及通过这次活动寻求心灵的愉悦与满足。
最后,“溪山景无尽,秀色光照席”赞美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无穷,即使在游玩结束之后,那份美好仍能照亮人心。“安能仰屋叹,抱恨长戚戚”则表达了诗人不愿沉溺于忧愁与遗憾之中,而是要积极面对生活,珍惜当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