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榻朝吞日,松坛夜拜星
出处:《桐柏山郑先生斋》
宋 · 高似孙
凿石引幽路,傍崖开碧庭。
棋留樵客坐,鹅博老君经。
竹榻朝吞日,松坛夜拜星。
山中有公事,鹤触杏花零。
棋留樵客坐,鹅博老君经。
竹榻朝吞日,松坛夜拜星。
山中有公事,鹤触杏花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凿石:开凿石头。幽路:幽深的小路。
傍崖:靠着悬崖。
碧庭:青翠的庭院。
棋留:留下对弈。
樵客:砍柴的人。
老君经:老子的经书。
竹榻:竹制床榻。
朝吞日:清晨如同吞日。
松坛:松树环绕的坛子(可能指祭坛)。
拜星:对着星空膜拜。
公事:指山中的日常事务。
鹤触:白鹤触动。
杏花零:杏花飘落。
翻译
开凿石头引出一条幽深的小路,傍着悬崖开辟出一片青翠的庭院。棋盘上留下了樵夫的身影,他们对弈着,仿佛在研读老子的经书。
清晨,竹榻上坐着的人仿佛吞没了太阳,夜晚,在松坛前人们对着星空膜拜。
山中的生活繁忙而有序,连白鹤触动了杏花,花瓣也纷纷落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高似孙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桐柏山中郑先生的斋居环境。"凿石引幽路,傍崖开碧庭",展现了山中道路的开辟与庭园的清新,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棋留樵客坐,鹅博老君经",通过下棋和研读道经的活动,体现了主人的雅趣和对道家文化的追求。
"竹榻朝吞日,松坛夜拜星",进一步描绘了斋中的生活场景,竹榻上的主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早晨迎接朝阳,夜晚仰望星空,充满了诗意。最后两句"山中有公事,鹤触杏花零"则点明了山中生活的日常——处理事务的同时,还能欣赏到春花凋零的自然景象,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简朴而充实生活的赞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