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昔闻诗礼地,地是叹人遐全文

昔闻诗礼地,地是叹人遐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昔闻诗礼地,地是叹人遐
夜月虚茅宇,春风到楝花。
自公曾许国,有子善承家。
手泽垂垂在,清明迥未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已故先生的追忆与敬仰之情。首句“昔闻诗礼地”,点出先生生前以诗书礼仪闻名的地方,暗示其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接着,“地是叹人遐”一句,表达了对先生离世的惋惜之情,感叹其人已远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怀念。

“夜月虚茅宇,春风到楝花。”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夜月下的空荡茅屋与春风中绽放的楝花形成鲜明对比,既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凄美,也暗喻了先生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如同春天的花朵般永存,给予后人以希望与生机。

“自公曾许国,有子善承家。”赞扬了先生对国家的贡献以及家族的传承。他曾经为国效力,而他的子女则继承了他的美德与事业,延续了家族的荣耀。

最后,“手泽垂垂在,清明迥未涯。”表达了对先生遗泽的深深感慨。先生的手迹、教导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持久,影响着后人,其精神与教诲将永远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没有尽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对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同时也传递了对道德传承与精神延续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