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十月政秋冬,短鬓萧萧叹尔同
出处:《山阴逢朱晋明》
明 · 沈守正
山阴十月政秋冬,短鬓萧萧叹尔同。
詶对三人俱苜蓿,别离八载总飘蓬。
禹陵突兀名山古,大海苍茫灏气通。
鸿雁两行俱旧好,可怜踪迹亦西东。
詶对三人俱苜蓿,别离八载总飘蓬。
禹陵突兀名山古,大海苍茫灏气通。
鸿雁两行俱旧好,可怜踪迹亦西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守正在山阴与友人朱晋明重逢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联“山阴十月政秋冬,短鬓萧萧叹尔同”,点明了时节与地点,山阴的秋冬季,诗人以自己稀疏的鬓发感叹与友人的相似境遇,暗含岁月流逝、人生沧桑之感。
颔联“詶对三人俱苜蓿,别离八载总飘蓬”,通过“苜蓿”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三人生活简朴、困顿的状态,以及分别八年后各自漂泊不定的生活轨迹,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颈联“禹陵突兀名山古,大海苍茫灏气通”,转而描写自然景观,禹陵的雄伟与大海的辽阔,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隐喻着人生的广阔与深远,同时“灏气通”三字,似乎在暗示着某种精神上的相通与共鸣。
尾联“鸿雁两行俱旧好,可怜踪迹亦西东”,以鸿雁比喻友人,虽相隔万里,但情谊未减,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最后,“可怜踪迹亦西东”一句,既是对友人漂泊不定生活的同情,也是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感慨,蕴含着深深的悲凉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