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旌典古今同,激扬意岂别全文

旌典古今同,激扬意岂别

出处:《题郭节母清芬录
清末民国初 · 郑国藩
孔圣昔编诗,柏舟录奇节。
煌煌经籍中,千古挹芬烈。
郭家有节母,抗心追前辙。
老处怀清台,日月照高洁。
回忆齐眉时,如宾同冀缺。
忽伤黄鹄寡,五内暗崩裂。
死易抚孤难,含辛志茹檗。
晨先鸡鸣兴,夜后斗转辍。
纺绩治生劳,堂构望子切。
容易孤成立,阛阓推人杰。
货殖坐起家,发身等阀阅。
衔封几度荣,孙曾满前列。
坊表嵯峨高,妇德资圭臬。
不见汉桓嫠,彤史谁敢亵。
旌典古今同,激扬意岂别
风气日趋新,大防虞溃决。
斯录意何似,狂澜砥柱设。

鉴赏

此诗《题郭节母清芬录》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郑国藩所作,通过描绘郭家节母的高尚品德与坚韧精神,展现了对古代圣贤孔子编纂诗集的敬仰,以及对郭家节母在艰难岁月中坚守节操、抚养孤儿、勤俭持家、培养人才、积累财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赞美。

诗中首先提到孔子编纂诗集,选取了具有独特节操的人物事迹,以此为引子,赞扬了郭家节母的高尚品质。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郭家节母在丈夫去世后的孤独生活,她以宾客之礼对待家庭成员,表现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面对失去伴侣的痛苦,她内心悲痛,但为了抚养孤儿,她依然坚强地生活下去,日夜辛劳,纺绩织衣,治理家务,一心期盼孩子成长成才。

诗中还提到了郭家节母在经济上的自力更生,通过勤劳工作积累财富,为家族赢得了社会地位。她的美德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也影响了子孙后代,使家族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诗中还特别提到了郭家节母的节操与品德,如同古代圣贤一样,值得后世敬仰和学习。

最后,诗人感慨于郭家节母的事迹,认为她的行为如同抵御狂澜的砥柱,稳定了社会风气,防止道德溃败。整首诗通过对郭家节母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传承与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同时也体现了对当时社会道德风尚的期待与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