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指前村路,夕阳还未残
出处:《由松树塘至奎素》
清 · 颜检
今朝辞谷口,又觉塞原宽。
树色微茫辨,山容远近看。
好风生野草,余雪勒春寒。
鞭指前村路,夕阳还未残。
树色微茫辨,山容远近看。
好风生野草,余雪勒春寒。
鞭指前村路,夕阳还未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谷口出发,前往奎素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今朝辞谷口,又觉塞原宽”开篇即展现出一种开阔之感,仿佛诗人告别了狭窄的谷口,前方的原野显得更为辽阔。接着,“树色微茫辨,山容远近看”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沿途的景致,远处的树木和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诗人通过“辨”和“看”的动作,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好风生野草,余雪勒春寒”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界的动态美。春风拂过,野草摇曳,似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残雪未消,又为这初春增添了几分寒意。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季节变化相结合,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
最后,“鞭指前村路,夕阳还未残”以生动的画面收尾,诗人挥鞭指向前方的村庄,夕阳尚未完全消失,天边还残留着一抹余晖。这一场景不仅描绘了旅途的继续,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