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五原烽火急,战场几处傍磷飞
出处:《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
明 · 邓云霄
谁家捣练下鸣机,叹息萦砧又挂衣。
山下蘼芜伤北望,朔方边马想南归。
青青浥露临关尽,白白侵沙出塞微。
闻道五原烽火急,战场几处傍磷飞。
山下蘼芜伤北望,朔方边马想南归。
青青浥露临关尽,白白侵沙出塞微。
闻道五原烽火急,战场几处傍磷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边塞的凄凉景象与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首句“谁家捣练下鸣机”,以捣练声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思念与等待。接着,“叹息萦砧又挂衣”一句,通过捣衣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衣物被挂起,似乎寄托了对家人的牵挂。
“山下蘼芜伤北望,朔方边马想南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蘼芜生长于山下,象征着边疆的荒凉与孤寂;而“北望”与“南归”的边马,则暗喻着战士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渴望。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深刻,触动人心。
“青青浥露临关尽,白白侵沙出塞微”描绘了一幅边塞特有的景象:清晨的露水沾湿了青草,白茫茫的沙漠延伸至遥远的边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也隐含了戍边生活的艰苦与孤独。露水与沙漠的意象,既是对环境的客观描述,也是对戍边生活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最后,“闻道五原烽火急,战场几处傍磷飞”两句,直接点明了边塞的紧张局势。烽火连天,战场上的磷火闪烁,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这一场景与前文的思乡之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牺牲。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戍边战士思乡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悲壮与哀愁的画面。它不仅反映了明代边疆的现实状况,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家国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