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廷安用沧浪句,容我持竿咏白蘋
出处:《读江南诸公诗》
宋 · 晁公溯
吟尽江南草木春,只今台阁有诗人。
汉廷安用沧浪句,容我持竿咏白蘋。
汉廷安用沧浪句,容我持竿咏白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代指优美的自然环境。台阁:古代官署或显要人物的居所,此处指朝廷。
诗人:指有才华的文人。
汉廷:汉朝的朝廷,这里泛指古代朝廷。
沧浪句:出自《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象征隐士的生活态度。
持竿:手持钓竿,象征隐居生活。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
翻译
在江南吟咏了无数春天的花草,如今朝廷中只有诗人才华横溢。朝廷哪里需要像沧浪之水般的隐逸之言,就让我手持钓竿,歌咏洁白的蘋花吧。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晁公溯的《读江南诸公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景色的深深感慨和对文人墨客的敬意。首句“吟尽江南草木春”,描绘出诗人遍览江南美景,感叹春光无限的美好,似乎在想象或回顾自己与友人一同吟咏诗篇的时光。次句“只今台阁有诗人”,点明虽然时移物换,但仍有才子佳人在朝廷或官署中留下诗篇,延续着文人的风雅传统。
后两句“汉廷安用沧浪句,容我持竿咏白蘋”则转向自我抒怀。诗人借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典故,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示在喧嚣的朝廷中,他更愿意像渔夫那样持竿垂钓,自由自在地吟咏白蘋(一种水生植物),享受自然与宁静。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文人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淡淡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