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全文

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

宋 · 黄文雷
大泽沾荒裔,灵山识老臣。
微茫云外迹,衰病瘴中身。
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
高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

拼音版原文

zhānhuānglíngshānshílǎochén

wēimángyúnwàishuāibìngzhàngzhōngshēn

湿shīcǎohánbēiqínghuā殿diànchūn

gāoyánfēngduànyóuliùdīngshén

注释

大泽:广阔的沼泽。
荒裔:偏远的土地。
灵山:神圣的山峰。
老臣:年迈的官员。
微茫:模糊不清。
云外迹:远处的踪迹。
衰病:衰弱生病。
瘴中身:南方疾病的困扰。
湿草:湿润的草地。
寒碑:冰冷的石碑。
夕:傍晚。
晴花:晴天的花朵。
午殿:宫殿。
春:春天。
高檐:高高的屋檐。
风雨断:风雨中断。
六丁神: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翻译

广阔的沼泽滋润着偏远的土地,神圣的山峰认出了我这老臣。
我在云雾之外寻找踪迹,身体在南方的疾病中日渐衰弱。
夜晚湿草围绕着冰冷的石碑,午后的阳光照耀着宫殿中的花朵。
高高的屋檐下风雨中断了,我还是避开六丁神的守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文雷与友人周伯弜一同参观天申宫,瞻仰苏轼(文忠公)画像时的情景。诗中通过几个意象,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环境的细腻刻画。

"大泽沾荒裔",以大泽比喻天申宫所在之地,暗示其偏远而荒凉,但仍有文化气息浸润;"灵山识老臣",将苏轼比作灵山之神,表达了对其智慧和德行的尊崇。"微茫云外迹",形象地描绘了画像的古老和历史的遥远感。

"衰病瘴中身",既写出了苏轼生前的坎坷经历,也暗指诗人自身的境遇,流露出一种沧桑感。"湿草寒碑夕",傍晚时分,草木湿润,碑文冷清,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晴花午殿春",则以明媚的春光反衬出庙宇的宁静,寓示着苏轼的精神永驻。

最后两句"高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进一步强调了对画像的敬畏之情,认为即使是风雨也无法打扰到守护神六丁的静谧,表达了对苏轼的深深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环境和情境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