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有灵公不死,箕裘勿替子皆贤
出处:《蔡愧怙君临终泪墨徵诗》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潜德销沈三十年,子孙手泽泪痕鲜。
郑虔学问光庠序,范蠡经纶善贸迁。
笔墨有灵公不死,箕裘勿替子皆贤。
表扬善行斯文责,知否先生慰九泉?
郑虔学问光庠序,范蠡经纶善贸迁。
笔墨有灵公不死,箕裘勿替子皆贤。
表扬善行斯文责,知否先生慰九泉?
鉴赏
这首诗《蔡愧怙君临终泪墨徵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蔡愧怙君临终前以泪墨书写遗言的描绘,表达了对蔡愧怙君生前品德与学问的敬仰,以及对其后人继承其遗志的期待。
首句“潜德销沈三十年”,描述了蔡愧怙君在世时的默默无闻,其高尚品德和卓越学识并未得到广泛认可或传颂,隐喻其生前的低调与牺牲自我。接着,“子孙手泽泪痕鲜”则转向对蔡愧怙君身后影响的强调,通过子孙们保存的遗物上留下的泪痕,暗示了蔡愧怙君的精神遗产对后人的深刻触动与激励。
“郑虔学问光庠序,范蠡经纶善贸迁”两句,运用典故,将蔡愧怙君与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郑虔和范蠡相提并论,前者以学问著称于教育领域,后者以经济智慧闻名,以此来赞誉蔡愧怙君在学问和经世致用方面的成就。
“笔墨有灵公不死,箕裘勿替子皆贤”进一步深化了对蔡愧怙君精神不死的信念,笔墨不仅记录了其思想与智慧,更象征着其精神的传承。同时,诗人也寄望蔡愧怙君的子孙能够继承其优良传统,成为贤能之士。
最后,“表扬善行斯文责,知否先生慰九泉?”则表达了诗人对蔡愧怙君遗愿的认同与支持,希望社会能够正视并赞扬蔡愧怙君的善行,以此作为对他的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蔡愧怙君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后人传承与发扬其精神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