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既融液,意气还峥嵘
须臾忽战胜,日杲中天明。
积雪压竹腰,欲举如垂旌。
冰凌既融液,意气还峥嵘。
花木手新植,未可分死生。
庶几僵仆根,可与微阳争。
况乃田亩间,春事亦渐营。
新绿染麰麦,馀甘归竹萌。
饱食遂可料,聊助春山行。
一晴亦细可,系我忧喜情。
我诗不浪作,有诗君勿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雾散日出、万物复苏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由阴转晴的微妙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命力的苏醒。
首句“重雾翳晓日”描绘了清晨时分,浓雾遮蔽了初升的太阳,暗示了一种压抑和朦胧的状态。接着,“相持决阴晴”则生动地表现了雾与日之间的较量,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变化。
“须臾忽战胜,日杲中天明”两句,形象地描述了雾逐渐消散,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大地的瞬间,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这种转变不仅带来了光明,也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的到来。
接下来,诗人通过“积雪压竹腰,欲举如垂旌”描绘了雪后竹林的景象,积雪仿佛给竹子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而随着雪的融化,竹子又展现出勃勃生机,如同旗帜般挺立,寓意着坚韧与重生。
“冰凌既融液,意气还峥嵘”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复苏,冰凌融化成水,万物恢复活力,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力的赞美。
“花木手新植,未可分死生”表达了对新生命的期待与祝福,即使是在严冬之后,新植的花木也有可能在春天绽放,展现出生命的奇迹。
“庶几僵仆根,可与微阳争”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植物以生命,想象它们在阳光下努力生长,与微弱的阳光竞争,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况乃田亩间,春事亦渐营”将视角转向农事,春天的耕作已经开始,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复苏,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新绿染麰麦,馀甘归竹萌”描绘了春天的绿色生机,新长出的麦苗和竹笋,充满了生命力,预示着丰饶的收获。
“饱食遂可料,聊助春山行”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与期待,人们可以饱餐一顿,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可以在春山中漫步,欣赏美景。
最后,“一晴亦细可,系我忧喜情”点明了天气变化与人的心情之间的联系,晴天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满足,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希望与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