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水钵中莲是幻,坐禅床畔竹偏长
出处:《次广教寺坚师韵》
元 · 王璋
矮窗宜晓取朝阳,高槛凭虚接莽苍。
咒水钵中莲是幻,坐禅床畔竹偏长。
不须沽酒供彭泽,耐可吟诗伴石霜。
想见六时天乐下,散花吹满衲衣裳。
咒水钵中莲是幻,坐禅床畔竹偏长。
不须沽酒供彭泽,耐可吟诗伴石霜。
想见六时天乐下,散花吹满衲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静坐于广教寺中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矮窗宜晓取朝阳,高槛凭虚接莽苍”,以“矮窗”和“高槛”对比,早晨的阳光从低矮的窗户透入,而高高的栏杆则连接着远方的广阔天地,营造出一种既亲近又辽阔的氛围。
颔联“咒水钵中莲是幻,坐禅床畔竹偏长”,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咒水”与“莲”、“坐禅”与“竹”相对比,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虚幻与真实,以及自然界的静谧与禅定的深邃。
颈联“不须沽酒供彭泽,耐可吟诗伴石霜”,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里“彭泽”借指陶渊明,而“石霜”则是对石上的霜雪的比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尾联“想见六时天乐下,散花吹满衲衣裳”,想象在寺院中,每天六时(即早课、午课、晚课)之时,天降仙乐,花瓣随风飘落,洒满了僧人的袈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充满神秘色彩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