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
颓垣败瓦不可踏,劫灰昏黑堆城隅。
剜苔剔苏觅碑读,字缺半亦形模糊。
公无遗像有精气,恍惚左右神风趋。
忆公秉政宣仁日,自许稷契君唐虞。
英名卓卓惊殿虎,辣手赫赫锄城狐。
同文狱起事一变,先生遂尔南驰驱。
洞庭寒夜走蛟蜃,潇湘清画啼猩鼯。
臣心万折必东去,一生九死长征途。
岂知章蔡恨未雪,谓臣虽死犹馀辜。
如飞判使暗挟刃,来取逐客寒头颅。
梅州太守亦义士,告语先生声呜呜。
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
有朋諈诿细料理,对客酣饮仍歌呼。
呜呼先生真铁汉,品题不愧眉山苏。
一楼高插北城角,中有七尺先生躯。
铁石心肠永不变,腾腾剑气光湛卢。
荔丹蕉黄并罗列,无有远迩群南膜。
军书忽报寇氛炽,官民空巷争逃逋。
先生独坐北楼北,双眼炯炯张虬须。
跳梁小鼠敢肆恶,公然裂毁无完肤。
迩来彫瘵渐苏息,无人收拾前规模。
东坡已往仲谋死,起人忠义谁匡扶?金狄摩挲事如昨,铅水清泪流已枯。
我来凭吊空恻怆,呀呀屋上啼寒乌。
鉴赏
此诗《铁汉楼歌》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描绘了一位铁骨铮铮的英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英雄在乱世中的坚韧与不屈。
首句“淫云漠漠山有无”,以朦胧的云雾象征动荡的时代背景,引出主人公的形象。接着,“登城四望遥踟蹰”描绘了主人公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思考着国家的命运。随后,诗人通过“颓垣败瓦不可踏,劫灰昏黑堆城隅”等描述,展现了战争后的破败景象,衬托出主人公的悲壮情怀。
“剜苔剔苏觅碑读,字缺半亦形模糊”表现了主人公在废墟中寻找历史的痕迹,试图从过去中寻找力量。接下来,“公无遗像有精气,恍惚左右神风趋”赞美了主人公的精神风貌,即使没有留下具体的肖像,但其精神却如同神风一般,影响着周围的人。
“忆公秉政宣仁日,自许稷契君唐虞”回忆了主人公执政时的仁政,自比为古代的贤相,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英名卓卓惊殿虎,辣手赫赫锄城狐”赞扬了主人公的政治魄力和决断力,面对邪恶势力毫不留情。
“洞庭寒夜走蛟蜃,潇湘清画啼猩鼯”描绘了主人公在艰难险阻中的勇往直前,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坚持自己的信念。“臣心万折必东去,一生九死长征途”表达了主人公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岂知章蔡恨未雪,谓臣虽死犹馀辜”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尽管遭受不公,但仍坚守正义。“如飞判使暗挟刃,来取逐客寒头颅”描绘了敌人的阴谋与威胁,而“梅州太守亦义士,告语先生声呜呜”则展现了友人的支持与鼓励。
“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赞美了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冷静与坚强。“有朋諈诿细料理,对客酣饮仍歌呼”展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呜呼先生真铁汉,品题不愧眉山苏”高度评价了主人公的品格与成就。
最后,“一楼高插北城角,中有七尺先生躯”描绘了主人公的居所,象征着他的精神永远屹立不倒。“铁石心肠永不变,腾腾剑气光湛卢”再次强调了主人公的坚定意志和英勇精神。“荔丹蕉黄并罗列,无有远迩群南膜”描绘了主人公周围环境的美好,象征着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军书忽报寇氛炽,官民空巷争逃逋”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情景,而“先生独坐北楼北,双眼炯炯张虬须”则展现了主人公在危难时刻的冷静与果敢。“跳梁小鼠敢肆恶,公然裂毁无完肤”赞扬了主人公对邪恶势力的坚决打击。“迩来彫瘵渐苏息,无人收拾前规模”表达了主人公对社会秩序重建的贡献。
“东坡已往仲谋死,起人忠义谁匡扶?”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时代缺乏领袖的感慨。“金狄摩挲事如昨,铅水清泪流已枯”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我来凭吊空恻怆,呀呀屋上啼寒乌。”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黄遵宪对于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对英雄的崇敬以及对现实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