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本是心无事,较雨量晴亦不閒
出处:《和石学士予庄韵四首》
明 · 吴俨
招隐何须赋小山,杜门更欲建重关。
采菱歌落云烟外,打麦声来咫尺间。
昔日种成松老大,清晨放去鹤飞还。
道人本是心无事,较雨量晴亦不閒。
采菱歌落云烟外,打麦声来咫尺间。
昔日种成松老大,清晨放去鹤飞还。
道人本是心无事,较雨量晴亦不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招隐何须赋小山”,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并暗示了无需刻意寻找隐逸之地,因为自然与生活本身就充满了隐逸之趣。接着,“杜门更欲建重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采菱歌落云烟外,打麦声来咫尺间”两句,通过对比远处的悠扬歌声与近处的繁忙劳作,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忙碌并存的景象。远处的歌声仿佛在云烟中飘荡,而近处的打麦声则清晰可闻,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图景。
“昔日种成松老大,清晨放去鹤飞还”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松树与鹤分别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自由。松树从幼小长成参天大树,象征着岁月的积累;而清晨放鹤归返,寓意着心灵的释放与回归。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长与变化,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永恒的向往。
最后,“道人本是心无事,较雨量晴亦不閒”两句,通过描述一位道人的生活状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道人的心境平和,无论是雨天还是晴日,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从容,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