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积既消还复飞,且飞且积俄又非
出处:《和傅大卿喜雪》
宋 · 袁燮
人情谁不爱飞雪,腊中再见尤奇绝。
对雪吟哦色即空,仙翁洞照无生灭。
既积既消还复飞,且飞且积俄又非。
了然不是坚牢玉,缅怀有感苏公诗。
谁知润泽工夫远,须索诗家为明辨。
香风天上亦飞花,较之穷腊功犹浅。
绿窗怯寒颦翠娥,穷儒忍冻不能歌。
何如制阃贤师帅,剩喜嘉祥重婆娑。
鄮山妆点千岩白,全胜轻花飘细麦。
气和之应非偶然,善政端由老邦伯。
对雪吟哦色即空,仙翁洞照无生灭。
既积既消还复飞,且飞且积俄又非。
了然不是坚牢玉,缅怀有感苏公诗。
谁知润泽工夫远,须索诗家为明辨。
香风天上亦飞花,较之穷腊功犹浅。
绿窗怯寒颦翠娥,穷儒忍冻不能歌。
何如制阃贤师帅,剩喜嘉祥重婆娑。
鄮山妆点千岩白,全胜轻花飘细麦。
气和之应非偶然,善政端由老邦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飞雪:雪花。腊中:冬季的腊月。
吟哦:吟诵。
仙翁:指仙人或德高望重的人。
洞照:洞察。
坚牢玉:坚硬的玉石象征永恒。
缅怀:怀念。
苏公:指苏轼。
润泽:滋养。
制阃:统帅部。
婆娑:姿态优美。
鄮山:地名,在浙江。
轻花:轻盈的花朵。
老邦伯:年长而有威望的地方官员。
翻译
人情谁不爱飞雪,腊中再见尤奇绝。对着雪花吟咏,色彩就如虚空,仙翁洞悉万物无生无灭。
雪落下后积聚又融化再飞舞,一边飞一边积,转眼间又不同。
明白这不是坚固的玉石,想起苏东坡的诗,感慨万分。
谁能想到滋润万物的力量深远,诗人需要明确表达。
即使是天上的香风也像飞花,与寒冬腊月相比,作用尚显微薄。
绿色窗户的女孩怕冷,皱着眉头,穷苦的书生忍受寒冷无法歌唱。
哪比得上能干的将领,他们更欢喜吉祥之事,乐此不疲。
鄮山被白雪装点,千岩皆白,胜过轻盈的花儿随细麦飘落。
气候温和的现象并非偶然,良好的政策源于资深的地方长官。
鉴赏
这首宋诗《和傅大卿喜雪》是袁燮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冬日飞雪的独特感受。首句“人情谁不爱飞雪”,开门见山地揭示了人们对雪的喜爱之情,而腊月中的雪景更是显得格外奇特。接着,“对雪吟哦色即空”描绘了诗人对着雪景沉思冥想,感叹自然之美超越世俗,如同仙翁洞悉万物,无生无灭。
诗中通过“既积既消还复飞”展现了雪的动态变化,既有积累又有消融,这种变化过程让诗人认识到事物的无常。“了然不是坚牢玉”暗喻雪虽美,却并非永恒不变,令人联想到苏轼的诗句,引发深思。
诗人进一步指出,雪的润泽功效深远,但若与天上的香风相比,其作用似乎略逊一筹。“绿窗怯寒颦翠娥”描绘了室内女子因寒冷而蹙眉,而诗人自嘲为“穷儒忍冻不能歌”,与上文的“仙翁”形象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傅大卿等贤能人士在寒冬中仍能欣赏美景的赞赏。
最后,诗人将雪景与鄮山的景色相提并论,认为雪装点山岩的景象胜过轻花飘落,暗示着良好的政治氛围如同这雪带来的祥瑞,得益于地方长官的德政。整首诗以雪为媒介,寓言人事,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政治清明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