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日蹙国百里,昨日又破陂头村
出处:《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
元 · 刘鹗
可怜日蹙国百里,昨日又破陂头村。
哑子食荼徒自苦,少陵欲哭又还吞。
哑子食荼徒自苦,少陵欲哭又还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国家衰败、领土日渐缩小的悲凉景象,"可怜日蹙国百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版图日益萎缩的深深忧虑。"昨日又破陂头村"进一步强调了战事的频繁和农村的凋敝,如同昨日又失去了一处村庄。
"哑子食荼徒自苦"运用比喻,将国家比作哑巴,虽心中苦涩却无法言说,形象地刻画了朝廷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少陵欲哭又还吞"则引用杜甫的典故,杜甫曾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痛,此处诗人借用杜甫的情感,表达自己面对国势衰微时的悲愤而又压抑的心情,体现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