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无复司邦禁,四海空期秉国钧
出处:《挽薛司寇》
明 · 韩雍
历转华阶三十春,可堪倏忽谢昌辰。
两京无复司邦禁,四海空期秉国钧。
彝鼎勋名成往事,斗山光采忆斯人。
同朝未致生刍奠,满眼西风倍怆神。
两京无复司邦禁,四海空期秉国钧。
彝鼎勋名成往事,斗山光采忆斯人。
同朝未致生刍奠,满眼西风倍怆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挽薛司寇》表达了对故去的薛司寇深深的哀悼之情。首句“历转华阶三十春”,描绘了薛司寇在官场中经历了漫长岁月,如同走过华丽的台阶,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然而,“可堪倏忽谢昌辰”一句,感叹时光飞逝,人生如梦,薛司寇突然离世,令人难以接受。
“两京无复司邦禁,四海空期秉国钧”两句,暗示了薛司寇曾在北京和地方担任要职,如今他的离去使得国家的治理失去了重要支柱,四海之内的期待也随之落空。
“彝鼎勋名成往事”,用彝鼎象征薛司寇的功绩,这些辉煌已成过去;“斗山光采忆斯人”则表达了对薛司寇光辉人格的怀念,他的光彩如同高山般令人仰望。
最后,“同朝未致生刍奠,满眼西风倍怆神”表达了诗人未能为薛司寇送行的遗憾,只能在秋风中倍感凄凉,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对薛司寇的敬仰与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