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全文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南北朝 · 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注释

胡风:北风。
朔雪:北方的雪。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龙山:泛指雄伟的山脉。
集君:聚集到您那里。
瑶台:美玉砌成的台,比喻华美的亭台楼阁。
飞舞: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两楹:指殿堂的前柱,代指殿堂前面。
兹晨:这个早晨。
自为美:自然美好。
避:避开。
艳阳:明媚的阳光。
桃李节: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节,比喻春天。
皎洁:洁白明亮。
不成妍:不显得艳丽。

翻译

北风吹着塞外的雪,跨越千里龙山而来。
聚集在你的瑶台之上,在厅堂前飞舞翩翩。
这样的清晨自有一番美景,应当避开那灿烂的阳光天。
在桃花李花盛开的季节,那皎洁的雪景也显得不那么艳丽了。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鲍照创作的,属于学刘公干体诗五首中的第三首。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首句“胡风吹朔雪”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北方胡地来的狂风带来的严寒,仿佛连雪都被这股强劲的风力吹得飞舞起来。紧接着,“千里度龙山”则扩展了视野,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驾驭文字的能力,描绘出一幅壮观的画面。

第三句“集君瑶台上”中的“瑶台”,古代常用来指代宫殿或高台,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虚构的场所。"飞舞两楹前"则让人联想到诗人站在这个高台之上,观赏着飞动在两根柱子之间的雪花,或许是其他什么东西。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表达了诗人对清晨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忧虑,觉得这种美丽应当避免在明媚的阳光下展现,因为过分的艳丽可能会让这份美丽变得不那么完美。

最后两句“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则描绘了春日阳光下的桃红柳绿,但诗人却觉得这种景色在清晨的朦胧中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皎洁"一词用来形容春日之景,既有着分外的清新,也透露出一种淡然和不完全的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运用语言和意象上的功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