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问何为?寂寂守昏旦
出处:《漫兴用东坡东武与人往反粲字韵》
清 · 王宗耀
我生如行路,百里可居半。
佳境思惭入,往往得惊叹。
此后将安归,宁复堪把玩。
过者尽陈因,来者方聚散。
岂无三数人,尚与我同伴。
同伴问何为?寂寂守昏旦。
行或事锄耘,静不离几案。
有时相晤语,祇觉方寸乱。
人情可欣悦,要如荐方盥。
弦弛不欲闻,多病音节缓。
更张岂无术,好歌续珠贯。
遏云响未成,折杨兴又懦。
复然望寒灰,寸焰依屑炭。
欢颜庇广厦,劳心属旅馆。
偶逢扇暍凉,非私负曝暖。
岂如东人子,但夸衣粲粲。
佳境思惭入,往往得惊叹。
此后将安归,宁复堪把玩。
过者尽陈因,来者方聚散。
岂无三数人,尚与我同伴。
同伴问何为?寂寂守昏旦。
行或事锄耘,静不离几案。
有时相晤语,祇觉方寸乱。
人情可欣悦,要如荐方盥。
弦弛不欲闻,多病音节缓。
更张岂无术,好歌续珠贯。
遏云响未成,折杨兴又懦。
复然望寒灰,寸焰依屑炭。
欢颜庇广厦,劳心属旅馆。
偶逢扇暍凉,非私负曝暖。
岂如东人子,但夸衣粲粲。
鉴赏
这首清代王宗耀的《漫兴用东坡东武与人往反粲字韵》以行路比喻人生的旅程,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变化无常的感慨。首句“我生如行路,百里可居半”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艰辛与不确定性,如同行走百里,已过半程,暗示时光匆匆。
“佳境思惭入,往往得惊叹”表达了在美好的境遇中,诗人常常感到自愧不如,同时也充满了惊喜。接下来的诗句“此后将安归,宁复堪把玩”流露出对未来归宿的迷茫,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诗人感叹同伴的聚散无常,“过者尽陈因,来者方聚散”,并自嘲与同伴相处时的矛盾状态:“同伴问何为,寂寂守昏旦。”他既忙于农事,又静坐读书,内心纷乱却又渴望平静。
“人情可欣悦,要如荐方盥”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珍视,但又因身体状况不佳,对音乐的欣赏力减弱。“更张岂无术,好歌续珠贯”暗示改变现状的愿望,但行动力不足,难以如愿。
最后几句,诗人以“复然望寒灰,寸焰依屑炭”形容自己处境的艰难,即使身处困境,仍期待着微小的希望。“欢颜庇广厦,劳心属旅馆”揭示了生活的艰辛,而“偶逢扇暍凉,非私负曝暖”则表达了对他人善意的感激,但并不希求过多的依赖。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个人经历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