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过淮今八度,津人相见亦知名
出处:《过淮用渡口韵》
明 · 吴俨
雨收风定水波平,画桨双敲自在行。
到处酒帘迎棹舞,几船渔火隔江明。
峰头柳乱旌旗影,水底蛙喧鼓吹声。
屈指过淮今八度,津人相见亦知名。
到处酒帘迎棹舞,几船渔火隔江明。
峰头柳乱旌旗影,水底蛙喧鼓吹声。
屈指过淮今八度,津人相见亦知名。
鉴赏
这首明代吴俨的《过淮用渡口韵》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夜景图。首句“雨收风定水波平”,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风息、水面平静的宁静景象,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和谐的基调。接着,“画桨双敲自在行”一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舟行水上,桨声悠扬的情境,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到处酒帘迎棹舞,几船渔火隔江明。”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水乡的热闹与生机。酒帘随风轻摆,仿佛在欢迎过往的船只;而远处的渔火,不仅点缀了江面,也映照出渔民生活的温馨与忙碌。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峰头柳乱旌旗影,水底蛙喧鼓吹声。”这两句则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山峰和水面之下,柳树随风摇曳,仿佛是山峰上的旗帜在轻轻飘动;而水下的蛙鸣,则像是在演奏着欢快的乐章,与远处的山峰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最后,“屈指过淮今八度,津人相见亦知名。”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作为结语,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沿途人物的熟识感。这句话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与当地人的深厚情谊,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江南水乡夜晚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又有人文情感的温暖,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