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出处:《今别离》
清 · 黄遵宪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深哀愁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运用了轮子旋转的意象,表达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别离的痛苦,"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形象地写出离别之情如同车轮般无法停止转动。接着,诗人将古代的山川车舟与现实中的分离场景对比,暗示即使古代交通工具简单,离别时人们仍有某种程度的期待和自由,而现代的舟车却加重了离愁。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直陈离别之苦,车舟仿佛合力加剧了分离的悲伤。诗人感叹时间无情,"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意味着即使深知相聚短暂,也无法挽留。"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和离别的决绝。
诗人运用比喻,形容即使面对困难如"打头风"和"石尤",也无惧离别带来的困扰。然而,离别后,送者尚未返回,行者已消失在"天尽头",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和疑问:"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最后,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寄语,希望对方归来的时刻能乘坐"轻气球",寓意快速且轻松,表达了对重逢的期盼和对离别苦楚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