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仍金马,尚书亦竹林
出处:《奉送吴大司马还京》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郑重京华入,贤声答往钦。
旁求三殿久,遗爱百蛮深。
太岁仍金马,尚书亦竹林。
风流殊不坠,晋代至于今。
旁求三殿久,遗爱百蛮深。
太岁仍金马,尚书亦竹林。
风流殊不坠,晋代至于今。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奉送吴大司马还京》其二。诗中以“郑重京华入”开篇,描绘了吴大司马归京时庄重而隆重的场景,体现了其在朝中的重要地位与威望。接着,“贤声答往钦”一句,赞美了吴大司马的贤能名声,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与钦佩。
“旁求三殿久,遗爱百蛮深。”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吴大司马在朝堂上的长久贡献以及他留下的深远影响,不仅在京城内受到敬仰,在边远地区也留下了美好的声誉。接下来,“太岁仍金马,尚书亦竹林。”通过对比太岁(古代官职)与金马(比喻显赫的职位),以及尚书(官职)与竹林(象征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吴大司马既能居高位而不失谦逊,又能兼顾政务与个人修养。
最后,“风流殊不坠,晋代至于今。”总结了吴大司马的风采与才华,即使在晋代(这里可能有所误用,应为吴大司马所处的时代)乃至后世,依然被人们传颂与怀念,体现了其人格魅力与政绩的持久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吴大司马归京情景的描绘和对其功绩的赞誉,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与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