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林持钵听龙吟,萧瑟凄风送暮砧
出处:《七夕前二日检佛书寄怀卢方伯》
明 · 庞尚鹏
法林持钵听龙吟,萧瑟凄风送暮砧。
对境肯教忘梵语,逢人曾遣寄乡音。
天浮海虹秋声动,云掩郊原雨气深。
乞巧楼前新月好,待君乘兴共登临。
对境肯教忘梵语,逢人曾遣寄乡音。
天浮海虹秋声动,云掩郊原雨气深。
乞巧楼前新月好,待君乘兴共登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在法林中持钵听龙吟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悲凉的氛围。首联“法林持钵听龙吟,萧瑟凄风送暮砧”以自然景象衬托僧人的内心世界,龙吟与凄风、暮砧交织,构成了一幅深沉的画面。颔联“对境肯教忘梵语,逢人曾遣寄乡音”表达了僧人虽身处异境,但不忘本心,即使遇见他人也常寄托思乡之情,体现了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颈联“天浮海虹秋声动,云掩郊原雨气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深邃,海虹与秋声、雨气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细腻的意境。尾联“乞巧楼前新月好,待君乘兴共登临”则转为对未来的期待与邀请,乞巧楼前的新月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诗人期待与友人一同登楼赏月,共享这份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僧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对自然、对家乡、对未来生活的深切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