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饱食幸无事,此外百不欲全文

饱食幸无事,此外百不欲

出处:《芥浮阁二首
明 · 郑胤骥
东风入林闾,春事看已馥。
镜里发方华,樽中酒初绿。
日将萧洒意,静与良辰逐。
最宜檐萧萧,偏怜昼穆穆。
抚几摊故书,听泉到新瀑。
高歌偶当窗,什箸或村塾。
往来地自偏,俯仰天如沐。
畏闻剥喙声,愁柬问事牍。
惟余二三子,相寻来不速。
亦知四壁空,忍使两峰蹙。
聊复安容膝,未省辞脱粟。
饱食幸无事,此外百不欲
少游哀大志,老聃戒为目。
每笑学弈人,所思在鸿鹄。
斯言差我心,傲名非傲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胤骥的《芥浮阁二首(其二)》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寓居阁楼中的闲适生活。首句“东风入林闾,春事看已馥”写春风拂过街巷,满眼春意盎然。接着,“镜里发方华,樽中酒初绿”描述诗人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青春焕发,杯中酒也泛起绿色,暗示着生机与活力。

“日将萧洒意,静与良辰逐”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享受着美好的时光。接下来,诗人欣赏着檐下的风声和宁静的白昼,沉浸在读书听泉的雅趣中。“高歌偶当窗,什箸或村塾”则展现出诗人偶尔放声高歌,或是参与村塾的活动,生活简单而自在。

“往来地自偏,俯仰天如沐”表达出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的喜爱,如同沐浴在自然之中。然而,他也提到忧虑琐事和人情交往,希望避开纷扰。“惟余二三子,相寻来不速”则写出诗人与少数知己的交往,他们不期而至,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亦知四壁空,忍使两峰蹙”暗指虽然物质简朴,但诗人并不介意,反而以此为乐。“聊复安容膝,未省辞脱粟”表示满足于简朴的生活,即使粗茶淡饭也感到满足。最后,诗人引用典故,以苏轼和老子的智慧自比,表明自己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而非世俗的名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与友情的隐逸生活态度,以及对高尚志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