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困蒙如可击,此泉从户到西江
出处:《孔雀院后蒙泉》
宋 · 晁补之
檐头山作屏当砌,石眼泉为镜照窗。
我亦困蒙如可击,此泉从户到西江。
我亦困蒙如可击,此泉从户到西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檐头:屋檐的顶部。山作屏:山峦作为屏障。
砌:墙壁。
石眼:石头上的缝隙。
泉为镜:泉水像镜子一样。
窗:窗户。
困蒙:困惑迷茫。
如可击:如果可以被触动。
户:门。
西江:西方的江河。
翻译
屋檐上层叠的山峦像屏风般遮挡着墙壁,石缝中的泉水如同镜子映照窗户。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静谧而清幽的场景,诗人晁补之所见的是自家孔雀院后的一处泉水。"檐头山作屏当砌",形象地写出了山峦仿佛是天然的屏风,矗立在屋檐下,与庭院相映成趣,显得格外宁静。"石眼泉为镜照窗",运用了比喻,将泉水比喻为明亮的镜子,映照着窗户,暗示了泉水的清澈和院落的整洁。
诗人以自我寓言的方式表达心境:"我亦困蒙如可击",这里的"困蒙"可能是指诗人的内心迷茫或疲倦,他觉得自己如同需要击打的石头,渴望得到泉水般的洗涤和启发。"此泉从户到西江",进一步延伸了泉水的意象,暗示着泉水的力量能够洗涤到远方的西江,寓意着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无穷无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哲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