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尊前能尽醉,为伊肯展翠眉愁
元 · 杨载
故人相见话绸缪,三日江干系客舟。
高燕未阑明月上,艳歌初转彩云留。
光摇崖蜡宁知夜,字写边鸿已报秋。
底事尊前能尽醉,为伊肯展翠眉愁。
高燕未阑明月上,艳歌初转彩云留。
光摇崖蜡宁知夜,字写边鸿已报秋。
底事尊前能尽醉,为伊肯展翠眉愁。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载的《舟次池阳偕通守周南翁燕表侄陈和卿家席上赠歌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舟中相聚宴饮的情景,通过对月色、歌声、烛光、鸿雁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故人相见话绸缪”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重逢,彼此间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交流。接下来,“三日江干系客舟”则描绘了他们在江边停留了三天,舟中生活的情景。通过“高燕未阑明月上,艳歌初转彩云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宴会的热闹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明月、艳歌、彩云相互映衬,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光摇崖蜡宁知夜,字写边鸿已报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宴会的氛围,崖蜡之光与秋鸿之字,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哀愁。最后,“底事尊前能尽醉,为伊肯展翠眉愁”表达了诗人对宴会中酒醉情深的感慨,以及对歌者的深深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舟中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