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可怜高兴尽,扁舟处处作东邻
越溪梅接剡溪滨,得意还成一景春。
此日可怜高兴尽,扁舟处处作东邻。
此日可怜高兴尽,扁舟处处作东邻。
注释
越溪:指代一条溪流的名字。梅: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剡溪滨:剡溪的岸边,剡溪是古代浙江的河流。
得意:满意,感到快乐。
一景春:一处美丽的春景。
可怜:可惜,此处表示遗憾。
高兴尽:快乐的心情消失殆尽。
扁舟:小船。
处处:到处。
东邻:邻居,这里比喻随意漂泊。
翻译
越溪的梅花连接着剡溪的河岸,春天里显得特别有意境。今天真是可惜,快乐的心情都消散了,我只能乘着小船,随意漂流,像是每个地方的东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梅花与溪水相依的美丽景象。开篇“越溪梅接剡溪滨,得意还成一景春”两句,通过对梅花和溪流位置的精确描述,营造出一种自然融合、意趣盎然的氛围。诗人以“得意”二字,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片风光的喜爱与满足,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雅情怀。
紧接着,“此日可怜高兴尽,扁舟处处作东邻”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这一天内心的喜悦达到了极点。用“可怜”一词形容这份喜悦,是因为它如同春光一般短暂而宝贵。而“高兴尽”,则表明了这种情感的饱满与充沛。最后,诗人以扁舟(一种平底小船)穿梭于溪流之间,每一个停靠之处,都像是与这美好景色成为邻里,这种想象增添了一份悠然自得的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独特风光的热爱和赞赏,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获得的精神愉悦。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们希望能够远离尘嚣,归隐山林,以此来实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