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金樽长夜饮,夭桃秾李一家春
出处:《拟补春夜宴桃李园诗》
明 · 成鹫
园林烟景快相亲,兄弟招欢自主宾。
银烛金樽长夜饮,夭桃秾李一家春。
盛年共惜同为客,明月从来不待人。
回首二毛搔渐短,不应辜负接䍦巾。
银烛金樽长夜饮,夭桃秾李一家春。
盛年共惜同为客,明月从来不待人。
回首二毛搔渐短,不应辜负接䍦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兄弟欢聚、畅饮宴乐的春夜图景。开篇“园林烟景快相亲”,以轻盈之笔勾勒出园林中烟雾缭绕、景色宜人的氛围,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和谐温馨的场景。接着,“兄弟招欢自主宾”一句,点明了聚会的主题是兄弟之间的欢聚,且兄弟们自为宾客,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自由自在的聚会氛围。
“银烛金樽长夜饮”描绘了宴会的热烈场面,银烛照亮了夜晚,金樽盛满了美酒,兄弟们彻夜畅饮,享受着相聚的欢乐时光。“夭桃秾李一家春”则以桃花和李花的盛开比喻兄弟间的青春与活力,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象征着他们的友谊如同春天一般充满生机与希望。
“盛年共惜同为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即使在盛年的他们也意识到相聚不易,因此更加珍视这次聚会。“明月从来不待人”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月亮不会因为等待而停留,暗示着时间的宝贵与不可逆,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珍惜眼前人。
最后,“回首二毛搔渐短,不应辜负接䍦巾”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随着岁月的流逝,头发逐渐变白,但不应因此而放弃追求与生活的热情,不应辜负自己所佩戴的象征身份与责任的接䍦巾(古代官员或贵族所戴的头巾),意味着即使年华老去,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辜负自己的身份与职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兄弟间真挚的情感、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生活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