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盘堆子母,钩带似甘瓜
出处:《佛手柑》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玉盘堆子母,钩带似甘瓜。
乱作纤纤笋,全苞一一花。
乾时代兰佩,湿处拂霜华。
不食因香甚,金钱买几家。
乱作纤纤笋,全苞一一花。
乾时代兰佩,湿处拂霜华。
不食因香甚,金钱买几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手柑的形态与香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佛手柑比作玉盘中的果实,形象生动。"玉盘堆子母",以玉盘比喻佛手柑的摆放,子母二字则暗示其果实与枝叶的关系,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钩带似甘瓜",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佛手柑的形状与甘瓜相比较,突出了其独特的形态特点,同时也暗示了其甜美可口的品质。
"乱作纤纤笋,全苞一一花",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佛手柑的枝条比作乱生的竹笋,而其果实则像是盛开的花朵,既展现了佛手柑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也寓意着其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
"乾时代兰佩,湿处拂霜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佛手柑在不同环境下的姿态。"乾时代兰佩",可能是指佛手柑在干燥环境中如同佩戴兰花般优雅,"湿处拂霜华"则描述了它在湿润环境下拂去霜华的清新脱俗之态,体现了佛手柑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和坚韧的生命力。
"不食因香甚,金钱买几家",最后两句点明了佛手柑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果实的食用价值,更在于其浓郁的香气。即使不食用,其香气也能吸引人们前来观赏,甚至愿意以金钱购买,表达了人们对佛手柑独特魅力的赞赏与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手柑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形态美,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香气魅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们对其的喜爱之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