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出处:《登殊亭作》
唐 · 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时节:季节时令。大暑:夏季最热的时候。
殊亭:特别的亭子。
凭轩:靠着窗户或栏杆。
未及息:还没来得及休息。
秋气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主人:指宴请的人。
多闲:非常悠闲。
共我倾:与我一起畅饮。
坐中:在座的人们。
相异:有所区别。
岂恨:哪里会介意。
漫歌:随意地唱歌。
浪语:胡乱说话。
无人惊:没有人感到惊讶。
时复:不时地。
回望:回头眺望。
心目:心灵和眼睛。
四溟:四方的大海,泛指辽阔的地域。
守缨佩:坚持佩戴官帽,比喻遵守礼教束缚。
日与:每天伴随着。
灾患:灾难和祸害。
君:你。
诵此意:传达这个意思。
惑者:感到困惑的人。
翻译
正值盛夏大暑时节,尝试登临这独特的亭台。靠在窗边还没来得及休息,忽然间仿佛感受到了秋的凉爽。
主人很是闲适,备有美酒与我共饮。
席间大家无拘无束,哪会计较谁醉谁醒。
随意唱歌无人在意听,胡言乱语也无人惊讶。
时不时光顾四周眺望,心旷神怡仿佛视野超越了四海。
谁能坚守世俗的束缚,日复一日与灾祸同行。
请你传达这份意境,让那些困惑的人也能听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里登上一座名为“殊亭”的楼台,感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凉爽秋风。诗人和主人共同享用美酒,感觉就像坐在一起的朋友没有什么差异,既不埋怨醉酒也不叹息清醒。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随性高声歌唱,却无人倾听;任意嬉戏话语,也无人惊讶。转头回望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仿佛超越了四面八方的界限。
诗人通过这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感慨于那些能够守护清净之心的人终日与灾难患难为伍。末尾的“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则是希望有人能理解并传达这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给那些还在世俗纷争中迷失方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