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日云旷,文墨谁复持
出处:《简恒璨》
唐 · 韦应物
室虚多凉气,天高属秋时。
空庭夜风雨,草木晓离披。
简书日云旷,文墨谁复持。
聊因遇澄静,一与道人期。
空庭夜风雨,草木晓离披。
简书日云旷,文墨谁复持。
聊因遇澄静,一与道人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室虚:房间空旷。秋时:秋天的时候。
空庭:空旷的庭院。
离披:形容草木凋落、散乱的样子。
简书:指官府的文书。
日云旷:日子一天天过去,形容时间久远。
文墨:指文章和书法。
聊因:姑且因为。
澄静:宁静,清澈平静。
道人:指修道之人或道士。
翻译
房间空荡多凉意,秋天的高爽气息正浓。空旷庭院夜听风和雨,草木清晨显得凋零疏散。
公文堆积日渐久,还有谁能执笔书写。
姑且趁着这宁静,与道人相约共论道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寂寞氛围和淡淡的哲思。诗人通过对室内外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自己的孤独感受和对知识传承的关切。
“室虚多凉气,天高属秋时。”开篇便以冷清的房间和高远的天空烘托出深秋的萧瑟气息。这里,“室虚”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空旷。
“空庭夜风雨,草木晓离披。”接着描绘的是夜晚庭院中风雨交加,天亮时草木被吹得散乱。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增添了诗中的秋意,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简书日云旷,文墨谁复持。”这里,“简书”指的是古代书信或文学作品,而“文墨”则代表着文化和知识的传承。诗人感叹这些文字遗产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遥远且无人问津,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断层的担忧。
“聊因遇澄静,一与道人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遇到心灵相通的人时,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期待。这里的“澄静”指的是一种心境,而“道人”则可能是指那些能够理解并共鸣的朋友或同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知识传承和精神慰藉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