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万顷天同碧,翠黛一螺山更青
出处:《岳阳楼三首 其三》
宋 · 李纲
常诵飞龙邅洞庭,登楼况复把骚经。
琉璃万顷天同碧,翠黛一螺山更青。
白鸟风高方倦翮,苍鹰冬暖正舒翎。
客愁欲作长鲸吸,却笑三闾只独醒。
琉璃万顷天同碧,翠黛一螺山更青。
白鸟风高方倦翮,苍鹰冬暖正舒翎。
客愁欲作长鲸吸,却笑三闾只独醒。
鉴赏
此诗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复杂的情感。首句“常诵飞龙邅洞庭”以“飞龙邅”起兴,暗喻诗人对洞庭湖的向往与赞美,引出下文对岳阳楼的描述。接着“登楼况复把骚经”一句,点明诗人不仅在岳阳楼上欣赏美景,还手捧《楚辞》,联想到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营造了一种深沉的文化氛围。
“琉璃万顷天同碧,翠黛一螺山更青”两句,运用比喻和色彩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岳阳楼周边的自然风光。万顷碧波如琉璃般清澈,与天空相映成碧;远处的青山如同一螺,更加凸显了山色的青翠。这两句通过视觉上的强烈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白鸟风高方倦翮,苍鹰冬暖正舒翎”则进一步描绘了动态的自然景象。白鸟在高风中飞翔,显得疲惫,而苍鹰在温暖的冬天展翅翱翔,充满生机。这一静一动的对比,赋予画面以生命力,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的生息与变化。
最后,“客愁欲作长鲸吸,却笑三闾只独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客居他乡的愁绪,仿佛想要吞噬一切的长鲸,但诗人却以笑对之,联想到屈原的孤独清醒,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结合,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