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
出处:《鄂渚逢杨赞禹》
唐 · 贯休
流浪兵荒苦,相思岁月阑。
理惟通至道,人或谓无端。
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
知音不可见,始为一吟看。
理惟通至道,人或谓无端。
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
知音不可见,始为一吟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流浪:形容四处漂泊。兵荒:战乱后的荒芜。
相思:深深的思念。
岁月阑:时光已晚,岁月流逝。
理:道理。
惟:只。
至道:最高的真理。
无端:没有尽头,难以理解。
烧猛:猛烈燃烧。
湖烟:湖面上的烟雾。
赤:红色,形容火势炽热。
窗空:窗户空荡。
雪月:下雪的夜晚。
寒:寒冷。
知音:知己,知心朋友。
一吟:独自吟唱。
翻译
流浪在荒凉的战场上,心中充满深深的思念,时光荏苒。道理通向至高无上的真理,有些人却认为它没有尽头。
湖面烈火燃烧,湖烟如血,窗户映照着寒冷的雪月。
知心的朋友难以寻觅,只能独自吟唱以寄托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流浪兵士的凄凉生活和深沉的情感。"流浪兵荒苦,相思岁月阑"两句表达了士兵漂泊异乡、怀念家园的心情,以及时光飞逝带来的无尽哀愁。"理惟通至道,人或谓无端"则是说尽管士兵依然保持着正直的品行,但世人往往不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路。
接下来的"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与严冬之夜的冷清气氛。"知音不可见,始为一吟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解自己心声的人渴望,即便是一丝微弱的声音也愿意倾听。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uxtaposition的手法,展现出士兵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内心深处的不屈与渴望。诗中充满了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正义的坚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