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出处:《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其三》
宋 · 苏轼
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谁云三伏热,止须一杯凉。
先生坐忍渴,群嚣自披猖。
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
谁云三伏热,止须一杯凉。
先生坐忍渴,群嚣自披猖。
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
注释
幽居:僻静的住所。古意:古老的文化或情怀。
义井:寓意深长的井。
西墙:房子的西面墙壁。
三伏:农历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止须:仅仅需要。
一杯凉:一杯清凉的水。
先生:这里指主人或尊敬的人。
忍渴:忍受口渴。
群嚣:周围的喧闹。
披猖:嚣张、放肆。
徐酌饮:慢慢斟酌着喝。
逡巡:犹豫不决或从容不迫的样子。
味尤长:味道更加醇厚。
翻译
在幽静的居所中蕴含着古老的情怀,一口井划分了西边的墙壁。谁说三伏天酷暑难耐,只需一杯清凉就能解乏。
先生忍受着口渴,周围喧闹声中他独自静坐。
等到人群散去,他慢慢品尝,那味道更加悠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日里寻找一处清凉之地,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景。"幽居有古意"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义井分西墙"则是具体描写他的居所环境,其中“义井”指的是一种井名,可能寓意着清洁或公正的水源,而“西墙”则是他居所的一部分。接下来的"谁云三伏热,止须一杯凉"显示了诗人面对酷暑时刻,只需一杯冷饮便足以解渴,这里的"三伏"指的是夏季最热的三个时候,每个时间持续十天。
"先生坐忍渴"表现出诗人的自制与从容,他能够在炎热中保持平静。"群嚣自披猖"则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声音和景象,可能是指自然界的声响或家畜的叫声,而“披猖”则是一种放松的状态。
最后两句"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展示了一群人在酷热过后逐渐散去,每个人都在从容不迫地品尝饮料,享受那份清凉带来的悠长快感。这里的“逡巡”形容人们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在细细品味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气候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节奏的把握与享受,以及他独特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