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不能霿,况濯湘江流
清 · 吴鼒
昨来犯余暑,兹行及深秋。
既感日月徂,复此山川悠。
王事昔方殷,归程今稍留。
湿雾晻远峦,回风偎近洲。
遂沿层磴折,直挹孤顶修。
漫叟旧台上,古今如在眸。
微雨不能霿,况濯湘江流。
惟有九嶷山,惝恍不可收。
似我素心人,有约阻未酬。
飞鸿亦何为,云中声不休。
此地逾衡阳,得无远道万。
感物劳我思,独往转夷犹。
下山读丰碑,作者久山丘。
忠孝耿余慕,匪贵林壑幽。
寄言崇令名,伐柯则可求。
既感日月徂,复此山川悠。
王事昔方殷,归程今稍留。
湿雾晻远峦,回风偎近洲。
遂沿层磴折,直挹孤顶修。
漫叟旧台上,古今如在眸。
微雨不能霿,况濯湘江流。
惟有九嶷山,惝恍不可收。
似我素心人,有约阻未酬。
飞鸿亦何为,云中声不休。
此地逾衡阳,得无远道万。
感物劳我思,独往转夷犹。
下山读丰碑,作者久山丘。
忠孝耿余慕,匪贵林壑幽。
寄言崇令名,伐柯则可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吴鼒在秋季经过祁阳时,未能与友人谭大尹如期游览浯溪的遗憾心情。他感慨时光流逝,山川壮丽,同时忆起过去繁忙的王事和如今行程的延误。沿途湿润的雾气笼罩着远方的山峦,微雨未能阻止他的思绪,对九嶷山的向往让他想起素心相交的朋友,未能践约的遗憾如同飞鸿在云中不断呼唤。
诗人感叹此地已超过衡阳,路途遥远,自然景物触发了他的深深思考,独自前往浯溪的路上,他读到丰碑,缅怀已故的作者,表达了对忠孝精神的敬仰,并寄语地方官员,希望他们能树立良好的名声,如同伐木取直,有所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对道德品质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