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青女云鬓湿,坐对黄花客鬓苍
出处:《吴门秋月十五首》
明 · 邓云霄
帘下吹灰倒入霜,谩劳仙术试淮王。
可怜青女云鬓湿,坐对黄花客鬓苍。
词赋千年誇赤壁,琵琶终夕怨浔阳。
参横未肯停缃管,犹忆前身是谢庄。
可怜青女云鬓湿,坐对黄花客鬓苍。
词赋千年誇赤壁,琵琶终夕怨浔阳。
参横未肯停缃管,犹忆前身是谢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月夜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与人事的变迁。
首联“帘下吹灰倒入霜,谩劳仙术试淮王”以“帘下”、“吹灰”、“倒入霜”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暗示着秋季的来临。同时,“谩劳仙术试淮王”一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颔联“可怜青女云鬓湿,坐对黄花客鬓苍”进一步深化了秋意的渲染。青女,传说中的霜神,此处用来形容秋霜之重,而“云鬓湿”则形象地描绘了秋霜覆盖在草木上的景象。与之相对的是“黄花”,即菊花,以其不畏严寒的特性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而“客鬓苍”则暗指岁月的流逝,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情感。
颈联“词赋千年誇赤壁,琵琶终夕怨浔阳”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而浔阳则是琵琶曲《浔阳琵琶》的故事背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也蕴含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联“参横未肯停缃管,犹忆前身是谢庄”以“参横”点明时间的推移,暗示夜晚的深沉。诗人虽未直接提及“缃管”为何物,但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为写作工具,以此表达诗人即使在深夜仍不愿停下创作的热情,仿佛自己就是那位才华横溢的谢庄。这一联既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学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