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全文

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

出处:《椹涧昼梦
宋 · 梅尧臣
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
岂其忧在途,似亦会相送。
初看不异昔,及寤始悲痛。
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

拼音版原文

shuíwèizhīměichūzhéláimèng

yōuzàihuìxiāngsòng

chūkànshǐbēitòng

rénjiānzhuǎnmiànfēiqīnghúnyóugòng

注释

谁:疑问词,指代死者。
谓:认为。
无知:没有知觉。
出:离开人世。
辄:就。
梦:梦境。
忧:忧虑。
途:路途。
似:似乎。
会:会合,相聚。
相送:送别。
初看:刚一开始看。
昔:过去。
及:等到。
寤:醒来。
悲痛:悲伤痛苦。
人间:世间。
转面非:变化无常。
清魂:清灵之魂。
殁:死亡。
犹:仍然。
共:相伴。

翻译

谁说死后就没有知觉,每次离开都会在梦中出现。
难道是因为路上的忧虑,还是仿佛在送别我们。
刚开始看去和往常并无差别,醒来后才感到悲伤痛苦。
世间人事瞬息万变,但清灵之魂虽逝,仍与我们同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椹涧昼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首句“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质疑生死界限,认为逝者并非全然无知,还能在梦中与人相会。接着,“岂其忧在途,似亦会相送”暗示亡者似乎在途中或梦中给予关怀,如同送别一般。诗人醒来后,“初看不异昔,及寤始悲痛”,初时梦境如常,但醒来的悲伤却难以抵挡。最后两句“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变化和对亡者永恒灵魂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语言朴素真挚,情感深沉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