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蔽青天,山川杳漫漫
出处:《在永嘉作》
元末明初 · 刘基
高屋集飞雨,萧条生早寒。
我来复几时?明月缺巳团。
浮云蔽青天,山川杳漫漫。
狐狸啸悲风,鲸鲵喷重澜。
孤雁号南飞,音声悽以酸。
顾瞻望桑梓,慷慨起长叹。
愿欲凌风翔,惜哉无羽翰。
中夜百感生,展转不遑安。
枯荷响西池,槁叶鸣林端。
寥寥天宇空,冉冉时节阑。
举俗爱文身,谁识章甫冠?河流未到海,平陆皆惊湍。
旗帜满山泽,呜呼行路难。
我来复几时?明月缺巳团。
浮云蔽青天,山川杳漫漫。
狐狸啸悲风,鲸鲵喷重澜。
孤雁号南飞,音声悽以酸。
顾瞻望桑梓,慷慨起长叹。
愿欲凌风翔,惜哉无羽翰。
中夜百感生,展转不遑安。
枯荷响西池,槁叶鸣林端。
寥寥天宇空,冉冉时节阑。
举俗爱文身,谁识章甫冠?河流未到海,平陆皆惊湍。
旗帜满山泽,呜呼行路难。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永嘉时的凄凉景象和内心感受。首联“高屋集飞雨,萧条生早寒”以高屋上的雨滴和清晨的寒意,渲染出环境的冷清与萧瑟。接下来,“我来复几时,明月缺巳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中间四句“浮云蔽青天,山川杳漫漫。狐狸啸悲风,鲸鲵喷重澜”运用象征手法,借自然景象抒发人生的艰难和困境,狐狸的哀号和鲸鱼的喷涌,都寓含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孤雁号南飞,音声悽以酸”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思乡之情,而“顾瞻望桑梓,慷慨起长叹”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然而,“愿欲凌风翔,惜哉无羽翰”又揭示了诗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后半部分,“中夜百感生,展转不遑安”写夜晚思绪纷繁,难以安宁。“枯荷响西池,槁叶鸣林端”以自然之景衬托内心的孤寂,而“寥寥天宇空,冉冉时节阑”则预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举俗爱文身,谁识章甫冠?河流未到海,平陆皆惊湍。旗帜满山泽,呜呼行路难”揭示了社会风气的变迁和个人理想的落空,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感叹。
整体来看,刘基的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思考和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