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知一丸数金值,百旬劳扰千村忙
出处:《荔支盆》
清 · 潘耒
荔支盆,来三山,枝头壅土生根难。
荔支盆,上建浦,冲波峻滩挽舟苦,短逢愁日复愁雨。
荔支盆,过仙霞,千夫肩荷百吏遮,汗流骨出愁鞭挝。
从此浮江溯河去,严程昼夜不停住。
焦枯颠顿十存五,寥落猩红缀孤树。
蓬莱宫中掩露尝,冰丸入口流琼浆。
宁知一丸数金值,百旬劳扰千村忙。
大臣事君自有礼,忠孝不在养口体。
争新作俑彼何人,绎骚烦费无穷已。
不贵异物惟吾皇,勤求民隐恒如伤。
谁能上书罢贡献,令人千载思唐羌。
荔支盆,上建浦,冲波峻滩挽舟苦,短逢愁日复愁雨。
荔支盆,过仙霞,千夫肩荷百吏遮,汗流骨出愁鞭挝。
从此浮江溯河去,严程昼夜不停住。
焦枯颠顿十存五,寥落猩红缀孤树。
蓬莱宫中掩露尝,冰丸入口流琼浆。
宁知一丸数金值,百旬劳扰千村忙。
大臣事君自有礼,忠孝不在养口体。
争新作俑彼何人,绎骚烦费无穷已。
不贵异物惟吾皇,勤求民隐恒如伤。
谁能上书罢贡献,令人千载思唐羌。
鉴赏
此诗《荔支盆》由清代诗人潘耒所作,通过对荔枝盆的描绘,展现了古代运输荔枝的艰辛与复杂。诗中以“荔支盆”为线索,串联起从产地到宫廷的整个过程,生动地刻画了荔枝从生长、运输到享用的全过程。
首先,诗中描述了荔枝盆在三山地区的种植困境,“枝头壅土生根难”,反映了荔枝生长环境的特殊性。接着,通过“上建浦,冲波峻滩挽舟苦”描绘了荔枝运输过程中的艰难,船只在险恶的水道中挣扎前行,充满了挑战和危险。
随后,诗中提到荔枝运输过程中的人力投入,“千夫肩荷百吏遮”,展现了大量人力的参与,以及沿途官员的监管,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物资运输的重视和组织性。同时,“汗流骨出愁鞭挝”则形象地描绘了运输人员的辛劳和压力。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荔枝的最终目的地——宫廷。通过“蓬莱宫中掩露尝,冰丸入口流琼浆”的描述,展现了荔枝作为珍贵贡品的待遇,以及其在宫廷中的独特地位。然而,诗人也揭示了背后隐藏的问题,“宁知一丸数金值,百旬劳扰千村忙”,指出这种奢侈消费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改变这一现状的渴望,“谁能上书罢贡献,令人千载思唐羌”,呼吁通过上书皇帝来废止这种不必要的贡品制度,以减轻民众的负担,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不仅展现了古代荔枝运输的艰难与奢华,更蕴含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是清代文学中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