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高几千尺,峰峦十二森相逼
出处:《巫山高吊友人丧妾》
明 · 苏葵
巫山高高几千尺,峰峦十二森相逼。
襄王昨夜梦中人,楚宫回顾无颜色。
可怜刻漏未移时,雨散云收杳无迹。
鹤唳猿啼不可闻,月冷风清夜岑寂。
只今空对巫山青,翠黛云鬟如有情。
春风二月山花发,花不能言梦不成。
侍臣宋玉归何处,千愁万恨无人赋。
旧事悠悠付水流,却与巫山共今古。
巫山兮,何时平。
不如蓬莱隔弱水,望之不见愁不生。
巨鳌不死愚公老,谁踢阳台使翻倒。
襄王昨夜梦中人,楚宫回顾无颜色。
可怜刻漏未移时,雨散云收杳无迹。
鹤唳猿啼不可闻,月冷风清夜岑寂。
只今空对巫山青,翠黛云鬟如有情。
春风二月山花发,花不能言梦不成。
侍臣宋玉归何处,千愁万恨无人赋。
旧事悠悠付水流,却与巫山共今古。
巫山兮,何时平。
不如蓬莱隔弱水,望之不见愁不生。
巨鳌不死愚公老,谁踢阳台使翻倒。
鉴赏
这首诗以“巫山高”为题,借巫山的壮丽景色和古老的神话故事,抒发了对友人丧妻之痛的深切同情。诗中描绘了巫山的巍峨高耸,峰峦叠嶂,仿佛是天地间的一道屏障。而襄王的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雨散云收”、“鹤唳猿啼不可闻”等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寂静的氛围,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友人内心的悲痛与孤独。
“可怜刻漏未移时,雨散云收杳无迹”,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如同雨水散去,云彩消失,一切美好与回忆都化为了虚无。而“鹤唳猿啼不可闻,月冷风清夜岑寂”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与哀伤的情绪,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情感转向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的寄托。“只今空对巫山青,翠黛云鬟如有情”,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表达了对友人内心深处的慰藉与陪伴。接着,“春风二月山花发,花不能言梦不成”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即使春天到来,山花盛开,也无法弥补失去亲人的痛苦。
最后,“侍臣宋玉归何处,千愁万恨无人赋”一句,借用了宋玉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内心复杂情感的同情与理解。而“旧事悠悠付水流,却与巫山共今古”则将情感上升到历史与自然的层面,暗示了时间的永恒与情感的延续。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巫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脆弱与坚强,以及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无奈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