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杀繇来总是恩,流离十载衲孤存
出处:《沈城即事》
明 · 释函可
生杀繇来总是恩,流离十载衲孤存。
雁飞成字频遭射,金铸为人自不言。
迁史有文观未达,奯公无命道弥尊。
殷勤拜嘱劳劳客,好向空花仔细论。
雁飞成字频遭射,金铸为人自不言。
迁史有文观未达,奯公无命道弥尊。
殷勤拜嘱劳劳客,好向空花仔细论。
鉴赏
这首诗《沈城即事》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以及道德伦理的深刻洞察。
首联“生杀繇来总是恩,流离十载衲孤存”,开篇便以“生杀”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现象为切入点,提出“总是恩”的观点,暗示了生命中的生死、善恶皆是上天或命运的安排,蕴含着一种宿命论的色彩。同时,“流离十载衲孤存”描绘了一个历经十年颠沛流离之苦的僧人形象,衲衣象征着简朴与修行,孤独的存在则反映了人生的寂寞与坚韧。
颔联“雁飞成字频遭射,金铸为人自不言”,运用了雁阵和金人两个意象,雁阵在天空中形成文字,却屡遭猎人的射击,象征着世间美好的事物往往遭受破坏;而金铸的人偶虽无声无息,却代表着人类自身,暗示着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沉默与无奈。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人性复杂性的感慨。
颈联“迁史有文观未达,奯公无命道弥尊”,将话题转向历史与道德,指出历史书籍中记载的善恶是非并非全然明了,暗示了道德评价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奯公无命道弥尊”则强调了命运的力量,即使在命运面前,坚守道德原则的人依然值得尊敬。
尾联“殷勤拜嘱劳劳客,好向空花仔细论”,以“劳劳客”自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同时也邀请读者一同探讨生命的意义。这里的“空花”比喻虚幻的事物,提醒人们在追求真理与意义的过程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深入探讨了生命、命运、道德与存在的哲学问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