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声愁外集,秋气病中深
出处:《书巢卧病深夜闻雨遂不成寐》
清 · 张问陶
月黑夜沉沉,风窗黯客心。
虫声愁外集,秋气病中深。
骨弱衾愈重,家遥梦自寻。
更阑闻骤雨,归思倍难禁。
虫声愁外集,秋气病中深。
骨弱衾愈重,家遥梦自寻。
更阑闻骤雨,归思倍难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卧病在巢,窗外月黑风高的凄凉景象。首句“月黑夜沉沉”便营造出一种幽暗、寂静的氛围,紧接着“风窗黯客心”将这种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忧郁相融合,形成强烈的对比。接下来,“虫声愁外集,秋气病中深”两句,通过自然界的虫鸣和秋天的寒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病中的愁苦心境,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骨弱衾愈重,家遥梦自寻”则细腻地刻画了病中人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活动。虚弱的身体与厚重的被褥形成鲜明的对比,加重了病痛的体验;而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则在梦中得以慰藉,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距离,又让这份情感更加沉重。最后,“更阑闻骤雨,归思倍难禁”以骤雨的突然降临,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家的强烈渴望。雨声与归思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难以抑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卧病在床时复杂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由、温暖家庭生活的深切向往。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动人,是清代文人病中抒怀之作的佳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