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公笠公,胡不飞锡后湖同结夏,莲土千花净相亚
出处:《毗卢踏雪歌为小寄禅本师笠公作》
清 · 邓辅纶
笠公笠公,胡不飞锡后湖同结夏,莲土千花净相亚。
又胡不浮海一苇朝普陀,皈仰白衣辞婆娑。
胡为洞庭霜高朔风烈,打包来踏毗卢雪。
毗卢庄严极大壮,香界氤氲豁尘障。
借问经始檀越谁,忠襄布金重新之。
公虽蜕去神护持,不然此寺亦几废。
寺得寄师寺无替,福田龙象赖汝辈。
吁嗟乎!忠襄亦是英雄人,髑髅台高镆铘新。
忽然放刀立成佛,施经饭僧日不足。
王侯富贵草头露,鸟尽弓藏悲末路。
二曾功成身亦全,一学黄花一逃禅。
君不见袈娑覆处开殿宇,祇洹比邱千百聚。
长廊斋僧鸣粥鼓,寄师乃不忘衣传。
迎取本师千里来江南,愿留面壁至十年。
说偈如诗舌生莲,贯休齐己何足言。
呜呼天龙围绕夜叉走,请公试作狮子吼。
又胡不浮海一苇朝普陀,皈仰白衣辞婆娑。
胡为洞庭霜高朔风烈,打包来踏毗卢雪。
毗卢庄严极大壮,香界氤氲豁尘障。
借问经始檀越谁,忠襄布金重新之。
公虽蜕去神护持,不然此寺亦几废。
寺得寄师寺无替,福田龙象赖汝辈。
吁嗟乎!忠襄亦是英雄人,髑髅台高镆铘新。
忽然放刀立成佛,施经饭僧日不足。
王侯富贵草头露,鸟尽弓藏悲末路。
二曾功成身亦全,一学黄花一逃禅。
君不见袈娑覆处开殿宇,祇洹比邱千百聚。
长廊斋僧鸣粥鼓,寄师乃不忘衣传。
迎取本师千里来江南,愿留面壁至十年。
说偈如诗舌生莲,贯休齐己何足言。
呜呼天龙围绕夜叉走,请公试作狮子吼。
鉴赏
这首清代邓辅纶的《毗卢踏雪歌》以赞颂小寄禅本师笠公为主题,通过描绘其修行生活的点滴,展现出其高尚的品格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诗中“胡不飞锡后湖同结夏”表达对笠公遁世修行的向往,“莲土千花净相亚”象征其心境洁净如莲花。“又胡不浮海一苇朝普陀”则描绘他虔诚朝圣的壮举。“毗卢庄严极大壮”赞美了佛法的宏大与庄重,“香界氤氲豁尘障”暗示佛法能洗涤人心的尘埃。
诗人还提及了忠襄檀越的慷慨资助,以及笠公虽已出家但仍受到神明庇佑,使得寺庙得以重建。“寺得寄师寺无替”表达了对笠公在维护佛法传承中的重要地位的认可。“福田龙象赖汝辈”赞扬他是佛法的守护者,如同龙象般承载着佛法的繁盛。
诗中通过忠襄的对比,揭示了世间荣华富贵的短暂和佛教修行的永恒。“忽然放刀立成佛”象征着放下世俗欲望,瞬间顿悟成佛。“君不见”以下部分,诗人感叹寺庙的兴衰,以及寄师的坚守和传承佛法的决心。
结尾处,诗人借用“天龙围绕夜叉走,请公试作狮子吼”的典故,鼓励笠公以深沉有力的佛法教诲,唤醒人们的觉悟,犹如狮子般威严而慈悲。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是对一位虔诚修行者的深深敬仰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