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苑归来十六年,青山相对各无毡
出处:《送江陵柳教授归潭州》
宋 · 项安世
上苑归来十六年,青山相对各无毡。
道林说法非吾坐,绛帐谈经觉子贤。
举世不为寒畯地,先生未改腐儒天。
亲朋莫讶知音少,直道传家自祖先。
道林说法非吾坐,绛帐谈经觉子贤。
举世不为寒畯地,先生未改腐儒天。
亲朋莫讶知音少,直道传家自祖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归来:返回。十六年:多年时间。
相对:面对着。
各无毡:各自独立,没有共同的话题。
道林:指道林寺或某位高僧。
说法:讲经说法。
吾坐:我的专长。
子贤:您非常贤能。
寒畯:贫寒的读书人。
未改:未曾改变。
腐儒:旧时对穷酸书生的称呼。
知音:知己。
直道:正直的品行。
传家:家族传统。
祖先:祖辈。
翻译
从皇家园林归来已十六载,青山依旧相对却无边无际。道林讲经并非我所擅长,听你讲解佛经觉得你非常贤能。
世间不再是我这样的寒士之地,先生您依然保持着书生本色。
亲朋好友不必惊讶知音稀少,正直之道是家族世代相传的美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送给友人柳教授的一首送别诗。首句“上苑归来十六年”,表达了柳教授从京城任职返回故乡已过去了很长时间,暗示了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次句“青山相对各无毡”,以青山为背景,描绘了两人分别后的孤独与物是人非之感。
第三句“道林说法非吾坐”,暗指柳教授可能曾在道林寺讲经说法,但那已经不是诗人所处的场景,流露出对往昔共事的怀念。第四句“绛帐谈经觉子贤”则赞美柳教授学问渊博,即使在谈论经书时也显得非常贤能。
第五句“举世不为寒畯地”,感叹如今的社会不再像过去那样看重寒门学者,暗示了对柳教授才华被埋没的忧虑。第六句“先生未改腐儒天”,赞扬柳教授坚守儒家原则,不随世俗浮沉,保持了读书人的本色。
最后一句“亲朋莫讶知音少,直道传家自祖先”,诗人告诉亲友不必惊讶柳教授知音稀少,因为他的正直品格和家族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又寄寓了对社会风气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