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经史为金液,衣冠在石楼全文

经史为金液,衣冠在石楼

出处:《寿尹恒复丈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隐几知何处,蘧蘧八十秋。
小儿犹白马,老子已青牛。
经史为金液,衣冠在石楼
受书诸弟子,采采愧蜉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寿辰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与人生哲思。

首句“隐几知何处”,以“隐几”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氛围,引人遐想老者的居所与心境。接着,“蘧蘧八十秋”一句,以“蘧蘧”形容老者年岁之长,八十载光阴仿佛梦境般流逝,既表达了对岁月飞逝的感慨,也暗示了老者历经沧桑的人生智慧。

“小儿犹白马,老子已青牛。”这一对比鲜明的比喻,将年轻与年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小孩如白驹过隙,充满活力与希望;而老者则似青牛,承载着岁月的重量与沉稳。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与变化,也蕴含着对人生阶段的不同理解和感悟。

“经史为金液,衣冠在石楼。”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经史典籍被视为精神的滋养,如同金液一般珍贵,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积累。而“衣冠在石楼”则可能暗指老者居住的环境或某种象征,石楼可能代表了稳固与永恒,同时也可能是老者内心世界的隐喻,强调了精神家园的重要性。

最后,“受书诸弟子,采采愧蜉蝣。”这一句表达了老者教导后辈、传授知识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蜉蝣虽小,却能采采(即采集、获取)生命中的美好,这里或许是对老者智慧与经验的传承以及对后辈寄予厚望的体现。整首诗在赞美老者的同时,也深刻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价值以及知识与智慧的传承,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