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陇浮烟观甲第,一泓秋水涤肝肠
文归韩柳培兰玉,道契程朱奉瓣香。
万陇浮烟观甲第,一泓秋水涤肝肠。
濂溪家学公能绍,允矣绵绵世泽长。
鉴赏
此诗以“祝周小山世长六十(其二)”为题,出自清代诗人王季珠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幅充满文雅与祥和的画卷,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周小山先生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首句“卷帙纷纶一草堂”,开篇即以“卷帙”形容书籍众多,草堂则暗示了周小山先生的居所,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接下来,“笔花徵瑞墨徵祥”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笔下流淌的文字比作花儿,象征着周小山先生作品中的吉祥与瑞气,进一步凸显了其文学成就与精神风貌。
“文归韩柳培兰玉,道契程朱奉瓣香”两句,巧妙地将周小山先生的文学与道德修养与古代文豪韩愈、柳宗元以及理学家程颐、朱熹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在文学与道德上的高度认可与推崇。这里“兰玉”、“瓣香”等词,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周小山先生如同兰花般高洁,其道德品质如同香瓣般芬芳。
“万陇浮烟观甲第,一泓秋水涤肝肠”两句,通过广阔的田野与清澈的秋水,展现了周小山先生内心世界的宁静与纯净。这里的“甲第”既指显赫的府邸,也暗喻周小山先生在社会地位与个人成就上的卓越,而“一泓秋水”则象征着其内心的平和与洗涤,寓意着周小山先生不仅在物质上有所成就,在精神层面也同样达到了高度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濂溪家学公能绍,允矣绵绵世泽长”两句,以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濂溪)为例,赞扬周小山先生能够继承并发扬家学,其影响深远,如同濂溪家学一般,绵延不绝,世世代代都能感受到其精神与智慧的传承。这不仅是对周小山先生个人成就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家族文化传承的肯定与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周小山先生生活场景、文学成就、道德修养、内心世界及家族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其全面的人格魅力与深远的影响,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