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秋风人不见,几回珍重寄来诗
出处:《秋日寄怀都门友人》
清 · 戴亨
高斋花暖夜归迟,几日长安对酒时。
别梦尚迷芳草绿,征鸿忽背晓烟驰。
燕山雨过金台暮,辽海云深画角悲。
两地秋风人不见,几回珍重寄来诗。
别梦尚迷芳草绿,征鸿忽背晓烟驰。
燕山雨过金台暮,辽海云深画角悲。
两地秋风人不见,几回珍重寄来诗。
鉴赏
这首《秋日寄怀都门友人》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高斋花暖夜归迟,几日长安对酒时”,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高斋中花香温暖,夜晚归家的脚步显得迟缓,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沉思与不舍。长安,作为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热闹,与之相对的是诗人此刻的孤独与寂寞。对酒时的场景,虽是常见于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景,但在诗人这里却成了寄托思念的载体,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颔联“别梦尚迷芳草绿,征鸿忽背晓烟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别梦中,诗人仿佛仍在与友人共赏绿意盎然的芳草,但现实却是征鸿(大雁)在晨雾中匆匆飞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残酷。这两句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与伤感。
颈联“燕山雨过金台暮,辽海云深画角悲”,将思绪从长安转向更远的地方。燕山的雨后黄昏,金台(古代帝王祭拜祖先的场所)笼罩在暮色之中,辽海之上云雾缭绕,画角(古代军中的号角)声声悲鸣。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壮丽而凄美的自然景象,也暗含了对远方友人处境的担忧与关切,以及对友情跨越时空的感慨。
尾联“两地秋风人不见,几回珍重寄来诗”,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两地相隔,只能借秋风传递思念之情,通过书信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怀与牵挂。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现状的关切,也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秋日寄怀都门友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对友情的深刻理解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