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斗酒中藏混沌,荣枯谁更问春秋
出处:《饮意》
宋 · 黄裳
客尘来去路悠悠,眼外空花水上沤。
一斗酒中藏混沌,荣枯谁更问春秋。
一斗酒中藏混沌,荣枯谁更问春秋。
鉴赏
这首诗《饮意》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饮酒后的哲理与感悟。
首句“客尘来去路悠悠”,以“客尘”比喻人生的烦恼与琐事,它们如同行走在路上的尘埃,随风飘散,又随风而来,让人感到生命的无常与漂泊。这里的“路悠悠”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道路的遥远,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次句“眼外空花水上沤”,进一步描绘了饮酒后心灵的解放与超脱。眼中的“空花”象征着虚幻与短暂,而“水上沤”则是水面上泡沫的比喻,短暂而易逝。这两者共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中事物本质的洞察——一切皆是虚幻,唯有内心的真实感受才是永恒的。
第三句“一斗酒中藏混沌”,将饮酒与宇宙的混沌状态相联系,暗示了在醉酒的状态下,人们能够暂时忘却世俗的纷扰,达到一种接近自然本真的状态。这里的“混沌”并非指混乱无序,而是指原始、未被分割的状态,象征着回归本源的纯净与和谐。
最后一句“荣枯谁更问春秋”,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生命的荣华与衰败之间,又有谁能真正关心岁月的流转?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它提醒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其长短,而在于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追求真善美,体验生活的丰富与深度。
综上所述,《饮意》不仅是一首关于饮酒的诗歌,更是诗人对于人生、宇宙、自我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通过酒这一媒介,诗人引导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探寻内在的真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