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翁宿直斗牛箕,自谓文似昌黎叟
出处:《赠星命松坡》
宋末元初 · 于石
昌黎之生月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口。
坡翁宿直斗牛箕,自谓文似昌黎叟。
顾予命亦坐磨蝎,碌碌浪随二公后。
文章学问愧前修,有口但知能饮酒。
松坡磊落湖海人,为我掉舌谈星辰。
蛟龙蟠屈终变化,君子忧道宁忧贫。
夜半狂吟踏破瓮,结柳为车穷莫送。
掀髯一笑问松坡,文如二子今何用。
坡翁宿直斗牛箕,自谓文似昌黎叟。
顾予命亦坐磨蝎,碌碌浪随二公后。
文章学问愧前修,有口但知能饮酒。
松坡磊落湖海人,为我掉舌谈星辰。
蛟龙蟠屈终变化,君子忧道宁忧贫。
夜半狂吟踏破瓮,结柳为车穷莫送。
掀髯一笑问松坡,文如二子今何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昌黎:指韩愈。南斗:古代星宿名。
坡翁:指苏东坡。
斗牛箕:斗宿和箕宿,星象象征。
磨蝎:形容艰难困苦。
碌碌:平凡无奇。
愧:感到惭愧。
前修:前辈学者。
饮酒:借指消愁或自我陶醉。
松坡:指苏轼。
磊落:豪迈坦荡。
蛟龙:比喻有才华的人。
忧道:忧虑大道。
瓮:古代盛酒的陶器。
结柳为车:形容贫穷。
掀髯:捋须笑。
文如二子:指韩愈和苏轼。
翻译
昌黎出生时北斗星明亮,牛奋力扬起角,簸箕般的嘴张开。坡翁值夜班在斗牛和簸箕之间,自认为文章风格像韩愈老者。
而我命运却困于艰辛,默默跟随他们身后忙碌。
文章学问比不上前辈,只会喝酒,无大作为。
松坡豪放如同江湖之人,为我讲述星辰大海的故事。
蛟龙虽蜷曲终会化为飞龙,君子忧虑的是道义而非贫穷。
半夜狂放吟诗,甚至踩破酒坛,贫穷困苦也无人送我。
他掀须一笑询问松坡,如今我和那两位才子的文章有何用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于石所作,名为《赠星命松坡》。诗中充满了对古人昌黎(即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崇敬和自谦,以及对于个人文章学问与前贤相比之下的不自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其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首先,"昌黎之生月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口"两句,借用天象来形容韩愈的文学才华横空,如同夜空中的星宿璀璨。接着,"坡翁宿直斗牛箕,自谓文似昌黎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作品自信,但同时也在谦虚地与韩愈相提并论。
"顾予命亦坐磨蝎,碌碌浪随二公后"一句,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反思,以及跟随前贤文学大家(这里指的是韩愈和柳宗元)的脚步。然而,"文章学问愧前修,有口但知能饮酒"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情,即自己的学问与文笔远不及古人,只不过是会饮酒而已。
"松坡磊落湖海人,为我掉舌谈星辰"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和对宇宙的深邃思考。接下来的"蛟龙蟠屈终变化,君子忧道宁忧贫"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君子的操守,即在物质贫困时更应坚守道德。
最后几句,"夜半狂吟踏破瓮,结柳为车穷莫送。掀髯一笑问松坡,文如二子今何用"则表现了诗人在深夜中豪放地写作,将自己的文字比喻成结实的车辆,但又质疑这些文学才华在现实世界中的实际作用。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于石个人的文学抱负和内心世界,也反映出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